主持人:武辰
文:张沃若
随着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亚太行程的展开,其访问中国台湾的举动正在变为一场外交博弈。在这样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中,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先后发布了关于对台进出口的禁令,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而在这场风波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掌握着世界一半芯片产能的台积电。
“缺芯潮”持续的几年间,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都将芯片产业列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美国国会更是在7月刚刚通过了涉及金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佩洛西这次执意窜访台湾地区,最重要的行程就是访问拥有大量芯片产能的台积电。
那此次风波将对台湾地区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回顾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其GDP增长背后有什么隐痛?在与大陆贸易往来的40多年里,台湾地区最密切依存的行业是什么?台积电于台湾地区意味着什么?台湾地区的经济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8月5日,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对话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陈克明,以及闽江学院闽都学者特聘教授曹海涛,解读台湾地区经济真相。
两岸关系——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石
台湾的经济发展靠什么?
曹海涛认为,台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两岸关系,只要两岸关系持续平稳,台湾地区增长必然慢慢变好,如果是两岸关系不好,后续必然会影响它的发展。
台湾地区因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其服务业比重较高,同时其经济的拉动主要是靠制造业出口。
曹海涛告诉凤凰网《封面直播》,1991-2000年,台湾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大概为6.5%,2001-201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大概为4.6%,然后2011-2019年平均增经济增长率大概为2.6%。
增长最快的十年,也是两岸经贸关系最繁荣的十年。
2011年,台湾进出口总额达5899亿美元,占其GDP总额的126%,其中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600亿美元,占其总额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台湾的服务业也伴随着两岸关系的热络而突飞猛进。
2011年6月28日,北京、上海、厦门三地作为首批3个大陆居民赴台游的试点城市,正式开放当地居民赴台湾个人游。随着首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台湾旅游业迎来史上最好的“黄金八年”。
据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资料披露,2013年大陆赴台游客突破287万人次,同比2012年(197万)增长45.69%,2014年大陆赴台总人数为398.72万人次,同比成长38.7%;到2015年大陆赴台游达到巅峰、总人数突破400万人次,稳居台湾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场。
直到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两岸关系遇冷,台湾旅游业急转直下,2016年当年陆居民赴台361万人次,同比减少14.4%。
据《联合报》《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8月2日报道,台“观光局”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境外赴台旅客为14.48万人,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全台岛内游人数为1.26亿人次,为10年最低。
不过,两岸关系遇冷并不能改变台湾地区对大陆经济依赖的事实,2021年,台湾和大陆的进出口总额为3283亿美元,占台湾进出口总额的40%,占台湾GDP总额的42%,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超过1700亿美元。
即使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20-2021年,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同样增长了109%。
据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统计,2020年台湾出口大陆及香港货值排名前五的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49.55%)、电子零组件(不含集成电路)(5.86%)、液晶装置(3.77%)、储存媒体(3.01%)、计算机之零附件(2.82%)——
以台积电为首的半导体行业,显然是两岸的经贸结构里的重中之重。
一枝独秀的半导体产业——台湾的骄傲与隐忧
一谈到台湾地区就离不开半导体产业,一谈到半导体就离不开台积电。
占据世界超过一半的份额,且在先进制程上持续领先的台积电,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大芯片代工巨头。
但这个巨头能给台湾地区带来多少收益?
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陈克明告诉凤凰网《封面直播》,台湾地区因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其服务业比重较高,但其经济的拉动主要是靠制造业出口。
虽然半导体是台湾地区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这个亮点恰好也可能是一个弱点,或者说是台湾地区发展比较大的隐忧。
在陈克明看来,半导体在台湾地区一枝独秀,整个产业占台湾地区GDP的近20%,说明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半导体这个产业,这样的话半导体就挤占了其他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
一方面,半导体产业对于就业的作用较小,一个年产几十亿的半导体产业,其用工最多需要上千人,容纳的就业量较小。
另一方面,相较其他产业而言,半导体对消费的贡献小很多。因为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大部分是服务业,要靠消费来推动,而半导体产业发展越大,这方面相对的贡献力就越小。
陈克明还表示,台积电股东的80%是境外的,只有20%掌握在台湾同胞手里。换句线%被外国人拿走了。
一个几乎被当作了宝岛“名片”一样的企业,对台湾的贡献却与其地位完全不对等,甚至因为半导体产业挤占大量的能源,特别是电力,使得别的产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陈克明认为,虽然现在从GDP的角度来看,半导体对台湾地区的经济贡献较大,但长久发展下去,恐怕对台湾地区经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就如同一些专家学者的担心——台湾地区已经出现“荷兰病”的征兆,即一个产业的一枝独秀会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最后使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萎缩。
台湾地区深陷缺点危机的背后——台积电用去十分之一的电力
近年来,台湾各地的停电,越来越突然,也越来越频繁。
虽然“台电”持续推动“配电系统强韧计划”力保供电稳定,但今年1到6月全台仍累积3794起停跳电事故,设备因素占39%、外力因素如鸟兽树竹碰触占43%,台湾电力可靠度仍待提升。
台湾地区“经济部门”最新《电力资源供需报告》则指出,产业扩张导致台湾2021年用电需求飙涨,能源转型速度明显跟不上工业用电。
谁在消耗大量消耗电力?
闽江学院闽都学者特聘教授曹海涛告诉凤凰网《封面直播》,台湾地区频繁停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半导体行业。
他表示,半导体行业对台湾地区的资源消耗非常大,仅台积电去年工厂日均消耗水就高达15万吨左右,整个新竹科技园全部企业一天的耗水才14万吨。
对此,陈克明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半导体产业是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随着台湾地区高速发展,水电都成了稀缺资源,被半导体产业占用后,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抑制。缺水缺电特别是电成为了台湾地区最尖锐的一个问题,台湾地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停电。
而这类问题随着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发展还在加剧。
曹海涛告诉凤凰网《封面直播》,半导体制程越先进,对水的消耗也大,电力也同样会倍增。以28纳米为基准,10纳米制程电力消耗会增长50%,五纳米则会高出110%。所以台积电在台南一间5纳米的工厂日耗电量是72万千瓦,就超过了整个台湾地区东部56万人口的日消耗量。
而即将在明年投产的台积电3纳米最先进制程的工厂,其年耗电量将达到77亿度,比台南全部民生和商业的一年耗电还要高。几年前开始,台积电的用电量就占到了台湾地区全部电力消耗的7%-10%。
台湾半导体产业到底何去何从?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应该何去何从?
曹海涛表示,由于半导体产业是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随着台湾地区高速发展,水电都成了稀缺资源,被半导体产业占用,对其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排挤效应。
在他看来,台湾地区最好的发展策略,无疑是将半导体产业成熟制程的产能放到大陆,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接近市场,二是可以利用大陆充沛的水电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政府高效的政策执行力。
同时他也表示,对于大陆这个全球首要的芯片消费市场来说,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无疑是势在必行的。
曹海涛认为,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领域,它必须需要大量的市场营收以及利润才能维持不断的研发。“一旦失去市场份额,研发就会遇到瓶颈,因为那么没有太多的钱投入”,因此曹海涛认为,国内必须进行反制措施,他以今年2月清华大学鞠建东教授与李思佳博士的建议为例,认为国内可以利用政策法规,利用税收等工具来反制美国的技术垄断跟打压。
“例如说,你凡是在国内卖的手机,必须要让国产芯片比例达到30%,如果没有达到就对你收税,你用的比例越低,我扣的税就越重,最高到400%。”
曹海涛表示,这样的目的是为培养国内的市场,因为有市场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研发投入,不然的话就会永远在后面受制于人。
此外,曹海涛认为也要从财政政策或相关的产业政策上发力,如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建立半导体或者微电子学院,培养相关的人才。
同时,也要建设规范的资本市场,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曹海涛表示,当年日本半导体被美国打压,一个很大的缺失就是日本的资本市场没有建好。
曹海涛同时表示,半导体行业应该分散布局,目前大陆超过一半以上的芯片制造及相关的产业链都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地区,非常容易受如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应当在成都、重庆、西安、长春、兰州等地建立半导体生产基地,分散风险。
最后,曹海涛表示,大陆应该学习台湾的垂直分工,“专业公司做设计,专门有人做制造,还有专门做封装测试”,同时建立类似IBM的垂直整合的半导体生产体系,像英特尔、三星等企业均属于 IBM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