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推荐 >

探访天府农博园中华农耕文明馆:农耕文明与脱贫攻坚“交相辉映”

更新时间:2022-09-23 17:38:40

探访天府农博园中华农耕文明馆:农耕文明与脱贫攻坚“交相辉映”
脱贫攻坚展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成都9月23日电 题:探访天府农博园中华农耕文明馆:农耕文明与脱贫攻坚“交相辉映”

  作者 单鹏 岳依桐 王利文

  从远处眺望,位于成都市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简称天府农博园)的5座拱顶建筑犹如翻滚的稻浪,色彩斑斓的巨型拱顶与数千亩金色稻田交相辉映、蔚为壮观。23日,随着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拉开帷幕,其中一座建筑——天府农博园中华农耕文明馆正式对外开放,迎来首批观众。

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还原的宝墩稻作农业场景。 主办方供图
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还原的宝墩稻作农业场景。 主办方供图

  中华农耕文明馆总展区面积达17770平方米,整体建筑按照“天下粮仓”理念设计而成,呈现出“丰收满仓”的景象。馆内常设“天府农耕文明”“脱贫攻坚”“农民工”三大主题展览,全方位解析和展示四川农业文明。

  走入位于中华农耕文明馆一层的“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大的四川地形地貌图。四川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分布着丰富的土壤类型,譬如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四川农作物的主要产区。同时,四川气候区域表现差异显著,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

  优越的自然禀赋与丰富的生物资源,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发展基础。而古蜀先民在四川大地的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则谱写出一首拓荒史诗。在展览现场,一幅稻城皮洛遗址的考古照片将观众思绪拉回旧石器时代,皮洛先民在此地猎取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揭示早期人类征服青藏高原高海拔极端环境的历史过程。

  提起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绕不开的话题。此次展览特地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开辟出一块独立空间,展厅内巨大的电子沙盘模型真实还原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的青山、建筑以及江流。墙壁上的大屏幕滚动播放这一世界水利史奇迹的建造历程、工作原理及其防洪灌溉的作用。

  展览还回顾了从秦朝到当代四川地区农业的发展历程。秦汉时期,四川地区农业精耕细作生产体系已初步形成。现场展出的东汉时期锈迹斑斑的铁农具,无声讲述着四川早在两汉时期就成为全国最主要粮仓之一的历史。到了唐代,茶马古道在四川兴盛;宋代时期,四川丘陵山区修建大量梯田,标志着利用改造大自然水平进一步提高。明朝中后期,美洲作物引入中国,四川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到清代“湖广填四川”,引入玉米、番薯等作物,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如今,川菜、川茶、川酒等特产已经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农业面貌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展览现场,彭山葡萄、苍溪红心猕猴桃、汶川甜樱桃、合江荔枝、茂县李子、曾家山蔬菜等四川特色农产品同时亮相。如今,四川正致力于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在中华农耕文明馆二层北侧,“脱贫攻坚”主题展览围绕“漫漫减贫路”等六个篇章,展现四川脱贫攻坚行动的工作与成就。现场,一张张照片讲述了四川溜索改桥、悬崖村藤梯变钢梯、阿布洛哈村打通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等事迹,展现脱贫攻坚后四川美丽乡村新风貌。

  面积1800余平方米的农民工博物馆,共分为5个展厅,目前共收集展品3662件,本次陈列展品1300余件,包含了收音机、传呼机、务工证等极具时代特色的生产生活物品,以及记录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的珍贵音频影像资料等。

脱贫攻坚展现场。 主办方供图
脱贫攻坚展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尾厅中,前来参观的农民工可以通过“我的博物馆”来录播自己的经历,将宝贵的回忆保存在博物馆中。同时,农民工博物馆还将打造线上博物馆,届时农民工可以通过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足不出户“云参观”博物馆。

  “展览既回溯了四川地区约5000年厚重的农耕文明史,又生动再现了四川投身脱贫攻坚、战胜贫困,广大农民工参与经济建设的时代印记,十分震撼。”当日下午前来参观的成都市民程硕坦言,中华农耕文明馆的展览令他深为感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和产业的发展振兴。作为年轻一代农业工作者,我坚信农业农村未来大有可为。”(完)